目前分類:閱讀 (39)
- May 30 Sat 2020 02:51
閱讀《學思達與師生對話》~九宮格共鳴讀書筆記
- Feb 14 Fri 2020 06:36
《雅姬MASAKI的生活美學風格書》~孫菊君「九宮格共鳴讀書法」
- Feb 09 Sun 2020 01:31
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孫菊君「九宮格共鳴讀書法」
- Feb 05 Wed 2020 02:55
再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孫菊君「九宮格共鳴讀書筆記」表格
因為我有個很愛讀書的姐姐,而我是那個興趣廣泛、熱愛學習、實踐力稍嫌不足的妹妹,趁著初二回娘家,媽媽揮汗料理之際,好奇的湊到姐姐身邊,妳那個「共鳴曲線」是怎麼回事,據說到處演講,還開發了「九宮格共鳴讀書筆記表格」,聽說很厲害耶!
- Apr 30 Tue 2019 16:24
閱讀《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
《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探索心智的祕密之旅,比起小說式的心靈書籍,詹姆斯‧多堤醫師的一生就是一場探索心靈之旅,早在他童年時期,他踏入魔術商店的那一天起,便扭轉了他坎坷的命運。
- Apr 19 Fri 2019 05:55
閱讀《成長型思維學習指南》,迎向挑戰!~親子天下出版
優秀的姊姊大約半年前借了我一本書,是親子天下出版的《成長型思維學習指南》,發現自己很難以閒書的心態閱讀,每次翻開都像是重新開始,讀了後面、忘了前面,於是,一次在小七點了咖啡珍珠歐蕾(新產品),讀了約半本,現在,沖好咖啡搭配甜甜圈,果真要甜點加持才能鬥志十足,不就讀本書嘛!有需要這麼慎重嗎?對於某類書有稍稍閱讀障礙的人,真的需要!
- Mar 15 Fri 2019 05:34
讀《被討厭的勇氣》邁向幸福人生!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所著《被討厭的勇氣》令人好奇,誰想被人討厭啊?透過憤世嫉俗的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帶領我們認識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由於我有想快快不了的閱讀方式,趕快請出「九宮方格筆記」篩選重點,明明是九宮方格,怎麼我的重點都會超過啊?想必是打字的過程用了太多的理性腦,非得記下所有的重點。不過,我好奇的是最後「想」、「變」、「通」三個步驟,看看這本書能帶給我什麼啟發。
- Feb 23 Sat 2019 13:16
讀《富爸爸告訴你為什麼A咖學生當員工,C咖學生當老闆?》~九宮方格
極少閱讀理財專書,無意中接觸Robert T.Kiyosaki《富爸爸告訴你為什麼A咖學生當員工,C咖學生當老闆?》,真的很想一探究竟,這不單是一本理財觀念書,還告訴我們如何將「理財教育」帶給我們的孩子。
- Mar 28 Wed 2018 13:13
從生活事件探尋冰山~我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 Nov 29 Wed 2017 05:59
鏡子練習之旅Day19-21~感恩、教孩子做鏡子練習
MIRROR WORK Day19
第19天的鏡子練習課題是「以感恩的態度生活」,書中提到富足與感恩密不可分,感恩思維可以帶來更多豐盛、更多美好的祝福,這是最容易了解的課題,但也是最容易忘記的,當我們接受各種讚美與禮物時,記得說:「我以愉快、喜悅、感恩的心情將它收下。」只要懷抱感恩的心,就會獲得愈來愈多的「好東西」(讓人生如此美好的人、地方、體驗)。
- Nov 24 Fri 2017 06:11
鏡子練習之旅Day15-18~原諒、療癒、沒有壓力、接收富足
- Nov 16 Thu 2017 15:20
鏡子練習之旅Day8-11~愛你的內在小孩、愛你的身體、療癒、釋放
鏡子練習持續發燒,已完成一半了,我必須說這是一本好書,提供許多療癒的步驟與方法,朋友說:「妳看起來沒什麼須要療癒的啊?某某人比較需要。」「這種書是給心裡有創傷的人用的。」「小心別走火入魔!」我從前也認為自己的心裡很健康,因為我有寫作習慣,我可以自我療癒,但是,有些內心想法說不出口,更別提是用寫的,我並不想用這個工具來傷害人。在一次李崇建老師的演講中,我不怕丟臉的淚灑研習會場(誇飾法),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是壓抑的、不認可自己,老師提到可以透過參加工作坊的方式來改變自己,但我的時間有限,無法做這個選擇。
鏡子練習之旅起初是陪同事做的,增加彼此的動機,而現在則是非完成不可,我感覺到許多微小的、觀念上的改變,而且,不須要跑到台北參加工作坊,一個人就能獨立完成了。因為我有寫部落格的習慣,選擇用熟悉的方式來陳述想法,而我的同事則是利用寫日誌的方式進行,日誌大小本、內容多寡自己決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再透過群組聯繫、互相鼓勵,這是個很簡便、可行的方式,我再次感謝好友的邀請,也會持續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試試看。
- Nov 13 Mon 2017 06:30
鏡子練習之旅Day5-7~建立自尊、釋放內在的批判者、回顧
- Nov 08 Wed 2017 05:47
鏡子練習之旅Day1-4~愛自己、讓鏡子成為你的朋友、監控自我對話、放下過去
- Jun 08 Thu 2017 06:04
與家中小孩對話~《對話的力量》帶來的啟發
- May 25 Thu 2017 06:07
閱讀《溫柔是我‧剛強也是我》~看見母親節的自己
最近的媛媛很愛排娃娃,昨天,我在一旁閱讀,她順手拿走我手上的書,把俄羅斯娃娃排在上頭,我欣賞她不厭其煩的在書上排娃娃,排完之後,為自己拍手鼓勵。我反覆思所書中的一段話:「如果我們可以讓現在的自己,帶著長大後擁有的力量──愛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勇敢的力量,為自己帶來療癒,讓過去的傷痕遠離,對曾以為是實相的偏執放手,重新為自己做出選擇。.......我們把這個被完整接納且療癒後的內在小孩,與現在的自己『整合』在一起,告別過往,回到現在的時區,從此完整的存在。」喜歡裡頭「完整」而非「完美」的說法,完整代表包容,完美則代表一個個未滿足的期待。於是,我排下俄羅斯娃娃與書的圖像,俄羅斯娃娃就像大樹的年輪,一個套一個,一個保護著一個幼小的自己,讓我看到「生命的豐富之美」,這是書中傳達的重要訊息。
- May 05 Fri 2017 05:50
《來不及告訴女兒的事》閱讀紀錄
這樣的一本小說,標題吸引身為母親的我,令人擔心生活是多舛、多變的。幸好這不是一個真實故事,而是Elizabeth Noble這位女作家對生活的體悟,編織而成的迷人故事,我才有勇氣開始讀她。好的小說都有一旦讀了就不忍放手的特性,但這本書我卻讀了一個半月,用零零散散的時間,拼湊著這個家庭中每個人的故事,她讓我陶醉其中,又使我覺得多陪伴身邊幼女才是重要的,於是,我用很緩慢的速度去品嘗這個愛的故事。
- Oct 05 Wed 2016 06:09
《天使走過人間》談生與死
去年,我迎接新生命來到世界;今年五月,一位遠方的親戚過世,周遭的人看待生命有了不同的感覺。生與死永無止息的存在的,我們為新生命祝福、喝采,為死亡感覺悲痛,甚至害怕談論死亡,生怕一閃過這念頭,它就會降臨,死亡對我而言是一種未知的恐懼。
- Jun 18 Sat 2016 11:00
《天使遺留的筆記》讀後感
一本還沒看就令人開始哭的書,因為故事中的女主角~六歲的艾蓮娜已不在人世,那一張張可愛的照片令人心疼!艾蓮娜的父母在她發病(腦癌)後的九個月,寫下一篇篇的日記,希望她的妹妹葛蕾絲能記得姐姐,裡面透露著父母渴望抓住的一切,有關艾蓮娜的一切。爸爸在孩子發病之初曾寫道:「我在十八天內對女兒的了解,比過去五年十一個月又二十六天還多。她喜歡畫彩色的畫勝過素描,偏愛無袖睡衣,最愛的是巧克力香草冰淇淋,但沒有這個口味,香草也無妨,只是從來不單吃巧克力冰淇淋。」
另外,「粉紅色的衣服永遠不嫌多、亮晶晶的鞋子永遠比較好看、不穿褲子只穿洋裝、她愛死小寶寶了、玩學校遊戲時,她永遠都當老師、要抱抱就找媽媽......,最後,她這輩子只想當個媽媽。」小小的艾蓮娜,是個十足的小女孩,有著很女生的喜好,單純、天真的自我表現無遺,我們是否也這麼了解自己,或者也曾這麼認真的理解家人的喜好;當有人抓緊每分每秒度日時,我們是否在揮霍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