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190501134609.jpg

《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探索心智的祕密之旅,比起小說式的心靈書籍,詹姆斯‧多堤醫師的一生就是一場探索心靈之旅,早在他童年時期,他踏入魔術商店的那一天起,便扭轉了他坎坷的命運。

魔術商店老闆的母親~露絲帶領他學習心的魔法,第一招「放鬆身體」,她說:「即使你心裡感到憤怒或悲傷,你仍然可以保持放鬆。我知道這可能需要練很久,但最終你將可以瞬間進入完全放鬆狀態。(P.66)」深呼吸、吐氣,從腳趾到頭部,放鬆全身的肌肉,呼吸與放鬆是趨向調和內心的第一步(P.72)。

露絲魔法第二招是「調和自心」(屏除雜念),露絲告訴他:「當呼吸時心有雜念,只要覺察它,然後把心拉回來繼續呼吸...你必須讓它知道誰是主宰。我希望你先覺察到你正在想,然後再去注意不讓你的心一直放在那個『想』上面。」(P.82)他們練習三種安靜心的方法:專注呼吸、凝視燭火、持誦真言,「持咒」就是一遍又一遍重複唸著一個字詞或語句,幫助我們不要去注意一些散亂的念頭,「調和自心」有助於清晰思考(P.93)。想到自己曾在小孩驚嚇時,反覆唸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而我現在最喜歡告訴自己的一段話,應該是出自於《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在生命之流裡放鬆,讓生命輕易自在地提供我需要的一切。」當這段話一說出口,我的心靈即感到平靜。

露絲魔法第三招是「打開心胸」(智慧與覺察),讓腦中的播音員播放「讚美自己」的話,寫下十件自我肯定的事,早晚覆誦、反覆默唸:「我值得,我有人疼愛,我有人關心,我關心別人,我只選擇對自己有益的,我只選擇對他人有益的,我愛自己,我愛他人,我打開我的心,我的心胸是敞開的。(P.105)」肯定句、愛自己的想法與《鏡子練習》完全相似。將身體完全放鬆,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放下雜念,觀想生命中給我們無條件愛的那個人,感受溫暖與滿足,將無條件的愛送給我們關心的人、送給認識但沒什麼感覺的人、送給與自己有宿怨或痛恨的人,祝福他們,當心胸打開時,才能與他人連結,才能改變一切(P.116)。

露絲魔法第四招「確立目標」,寫下願望清單,透過想像的窗,觀想目標成真,她教導詹姆斯如何觀想自己是個醫師,並用醫師眼光去看世界,她提到:「是你的思想創造你的現實,如果你不自己創造就會變成由別人來創造你的現實。(P.136)」有明確的目標,願景才能實現,但須確定自己的目標是立意良善,不會傷害他人。

詹姆斯原是來自父親酗酒、母親憂鬱症家庭的貧窮孩子,露絲教他把注意力、目標轉移至心中最渴盼的願望:財富、勞力士金錶、成就、保時捷跑車、醫師(P.144)。在他的高中時期,加入了體驗警察生活的「執法探索」計畫,讓他生活有了目標與歸屬感,而每日修習露絲的魔法讓他不再那麼喜歡懷抱恐懼、焦慮、憂愁的情緒,且愈來愈能觀察自己的想法與情緒,而不對它們起情緒性的反應,這對一個家庭失能的孩子而言,真的很不容易!他明白家人只是家人,不是讓他感到疼痛的創傷,家人的行為不是他的行為,他們都有各自的掙扎與命運(P.152)。

在詹姆士求學的期間,證明了露絲所教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禪修技巧,即「正念」與「內觀」,能增強集中注意力、記憶、研究複雜觀念的能力,讓他的大腦做好準備迎接大學、醫學院長達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大腦最大的奧祕是轉化與改變的能力,而當心改變時,改變的不只是我們如何看世界,世界對我們的回應也會因此改變(P.158)。詹姆斯戲劇化的人生,讓他當上了一名神經外科醫師,他渴望擁有的財富、成就卻使他無法成為一名好丈夫與好父親,雖然他獲得了比願望清單多更多的財富,甚至買下了一座私人小島,但股市大跌與網路泡沫化使一切歸零。他憶起年少曾在「打開心胸」的魔法處記下「道德羅盤」,打下了一個問號,又寫了「你想要的東西不一定是對你最有利的東西」,打了三個問號。露絲曾說:「你的心就是一個羅盤(指引方向),它是你最好的禮物。詹姆斯,假如你迷路了,你只要把心打開,它永遠會引導你走到正確的方向。(P.226)」他想要金錢,因此金錢不斷累積,卻依舊感到孤單、害怕、落寞,而如今財富都消失了,反而令他如釋重負。

在詹姆斯破產之前,曾將部分信託股票捐給公益團體,但尚未完成捐助流程,也就是說有一部分財產可以失而復得,但敞開心胸的詹姆斯仍決定按照原定計畫簽署信託文件,把一切都捐出去,他學會了一種方式能使財富帶來快樂,就是把它捨出去,他也因此而自由了。一段感人的話:「心會希望我們連結、希望分享,它希望我們明白沒有所謂的差異,最終我們都是一樣的。心有它自己的智能,如果我們向它學習,就會知道有捨才有得。如果我們想要快樂,我們必須給他人快樂;如果我們想要愛,我們就必須把愛送出去....如果我們想要我們的傷療癒,我們就要去療癒別人。(P.230)」詹姆斯決定重新專心的當一個醫師。

詹姆斯重新列下十個清單,可以打開心胸的十件事,將它串聯成「心的字母表」(P.240)。

C:慈悲(Compassion)─對自己友善,才有可能善待他人。

D:尊嚴(Dignity)─關心、幫助他人,不評斷他人。

E:平常心(Equanimity)─保持心平氣和。

F:寬容(Forgiveness)─是給他人與自己最好的禮物。

G:感恩(Gratitude)─體認到人生是幸福的

H:謙遜(Humility)─平等看待他人,與他人連結。

I:正直(Integrity)─確立目標、價值觀,隨時提醒自己。

J:正義感(Justice)─尋求正義、照顧弱者、布施窮人。

K:善念(Kindness)─對他人的關心、慈悲心,自利、利他。

L:愛(Love)─不求回報的付出愛。

詹姆斯醫師後來成立「慈悲與利他研究暨教學中心」,大力推廣慈悲與利他行為,希望以個人力量影響他人生命,並在生活中呈現這些行為在健康、幸福、長壽方面的價值(P.261)。在一場演講中,他提到:「我們都不是生下來就十全十美的人生,我們無法迴避殘酷的現實與痛苦,但我們也無法迴避同時具有一顆美麗的心。(P.267)」

讀了他的故事,我疼惜那個童年無助、憤慨的小男孩,我為他的轉變喝采,為他的迷失惋惜,跌宕人生,最終,將露絲的魔法、他生命的體會化成文字,感動世人,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