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4.jpg

千里迢迢,來到歷史博物館參加「文物IP創意教學工作坊」,由三位不同領域的教師陪伴我們將歷史文物轉化成有趣的課程。講師群有新北貢寮國中曾品璇老師,專長是歷史文物課程研究,她為歷史博物館拍攝一系列蘿拉(laula)創意著色畫影片(史博館資源連結),以活潑的線上教學讓小朋友進行創意著色,認識歷史博物館中的古文物,這些古文物化身成可愛的Q版角色,活靈活現,貼近孩子的心。第二位老師是孫菊君老師(自家姊姊),以設計思考與學思達教學策略帶領我們思索課程,讓課程目標清晰可見,更能發揮老師的教學專業。第三位老師是洪芷寧(大寧)老師,專長是製作創意教學小誌(zine),將引導我們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迷你小書,讓孩子可翻閱、玩中學。

今日的課程,從一踏入教室,滿桌的創作媒材、精美的自學手冊、學員專屬文物資料夾、全程拍攝紀錄...等,在在讓人體會主辦單位與講師群的用心,瓦片名牌象徵失落的一角,藉由我們的教學熱情,聚合、拼湊,將古文物之美帶給孩子。即使舟車勞頓,這樣的工作坊令人投入、期待!

歷史文物牌卡召喚
與命定的古文物或牌卡邂逅,是我參加工作坊最喜歡的形式,因為第一印象與選擇就像逛藝廊般,透過在作品前的短暫停留、連結,我們與自己對話,挖出更深的自己,激盪全新想法。今日,我的命定古文物是「獸型器作」,又稱「豐侯」,拿到專屬文物資料夾(大禮包)有種抽中大獎的感覺,因為它是歷史博物館的國寶之一,厚厚一疊史料說明他的重要性。我對文物的第一想法是「外星生物在吶喊」,他的造型實在太特殊了,而史博館為它塑造成「酷獸」的角色,化身成喜感又充滿正能量的神獸。為文物上色、試想它的超能力,這過程真是一段療癒時光,我們像孩子般自在運用媒材、自由著色,畫完之後,對酷獸的好感倍增,感覺一部分的自己也融入其中,我認為酷獸的超能力是「發送光波」,我可以和他一起「傳遞信息」。必須讚嘆著色畫的設計,兼具彩繪、創作與思考功能,而且紙質非常好,運用水彩、蠟筆的媒材都沒有問題。

畫完之後,運用反思創作單後設此歷程,我寫下五個關鍵的創作步驟,首先1畫上橘、黃光波彩帶,他有2青銅淺綠的臉、3深綠領巾的時尚配件、4淡淡淺粉的身體,最後,他是5向上飛升的「阿酷獸」(忍不住加了「阿」這個字),原來!我是這樣創作的呀!一分半鐘的自由書寫,我寫下:「阿酷獸飛到我面前,發送光波的彩帶向上緩緩震動,他很驚訝的對我說:『真好!你做到了!』」原來!我這麼需要他人肯定,在創作、書寫時,也肯定了自己。

與組員互相分享自己的神獸,大家將著色卡、反思創作單張貼在教室的牆面上,在中場休息時間逛藝廊、給回饋,謝謝品璇老師,這是一場完整、充滿內在感受的藝術教學!

設計思考x學思達教學策略

拿到菊君老師分享【設計思考素養課程發展模組&學思達教學策略工具包】精美手冊,感覺是學思達講義製作再進化,充足的自學素材、視覺美編、很想把它填滿的框框,將我們從剛剛創作發散的情境中,拉回教學現場、老師的身分,以專業教師的視角回顧學習歷程,是呀!我們剛剛經歷的正是一場學思達教學,透過不斷轉化學習樣貌,讓課程好玩、不無聊、不想下課、自發給回饋(便利貼一張接著一張寫),教師想要激發孩子的不正是這樣的學習熱情嗎?

菊君老師以課程思維黃金圈What(教什麼)、How(如何教)、Why(為什麼教)帶我們以終為始,尋找課程目標,另外,運用設計思考歷程帶我們探究、解讀課程。在探究階段,我們分析學生概況、先備能力、時間預計與學習樣貌,學習樣貌中思索班上孩子的特質、喜愛的課程,腦中浮現班上的小三生,是一群充滿好奇、想像力、愛問為什麼的孩子,他們特別喜歡演戲、帶入情境思考,有了對象之後,針對他們來發想主題內容。在解讀階段,將發散的主題加以收斂,可從課綱三面九項、重大議題、SDGs永續發展目標來思索,課綱中的核心理念有助於找到課程目標與媒材方法,很神奇!這些看似枯燥的內容在她講解之下,好像很有趣!大家開始「定義洞見」,想像即將向旁人說明課程,紀錄、分享、收斂出自己的三句話。(請看講義照片,我累了!)

緊湊的課程在講師有經驗的帶領下,我們有實作、欣賞、分享、產出,腦袋瓜動個不停的一上午,帶走滿滿錦囊與教學能量。

13648.jpg

三位具有教學熱忱、理想的講師

13643.jpg

滿桌歷史文物牌卡、專屬文物資料夾、課程手冊。

13650.jpg

我的命定文物~「獸型器作」,我看見「外星生物在吶喊...」。

13651.jpg

小組分享自己對文物的看見

13661.jpg

好有誠意、不計成本的專屬文物大禮包。

13644.jpg

著色卡創作時間

13660.jpg

酷獸富有喜感,想和他一起傳遞正能量信息。

13659.jpg

反思創作單回顧歷程

13652.jpg

完成著色與反思,對古文物好感倍增!

13658.jpg

大家的成果張貼在教室的牆面,透過逛藝廊、給回饋。

13645.jpg

菊君老師將講義改良成具美感的手冊,讚嘆!

13655.jpg

從體驗轉化成課程,分析學生概況、先備能力、時間預計與學習樣貌。

13679.jpg

寫下發想課程,紀錄、分享、收斂後的三句話。

13646.jpg

和好夥伴分享自己的課程,謝謝富君老師載我來台北。

13654.jpg

姐妹倆合照

這麼用心的工作坊,據說三位講師前一天都熬夜到一、兩點,今日會後繼續留下來共備,為未來的三次課程做準備,能參與其中,真是太幸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