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475[2]     

我對政治議題向來沒什麼興趣,看報紙多半也只看國語日報,偶爾外子在看網路新聞時,湊上去問道:「最近有什麼新鮮事?」這樣不問世事的生活態度,也反映在我與人相處總是狀況外的性格中,小女兒出生後,又更是如此。暑假期間,鮮少到媽媽家吃飯,因此又更少看新聞了,偶爾在Line上讀到年金改革的議題,九三遊行等等,總覺得一知半解,直到遊行前,經外子說明才稍稍了解一些。

原來,教師這個職業已不再單純、崇高,舉凡寒暑假、所得稅、退休年金都成了教師的原罪。也就是說,「老師」這個稱呼中,可能夾雜著稱呼者的一些複雜情緒,例如:「好好喔!有寒暑假,放假還可以領薪水...」甚至以為所有的老師都可領18趴等等,有些攸關教師待遇、尊嚴的問題,真是不得不弄清楚,才不會陷入危言聳聽、人云亦云的言論漩渦中。

其實教職這個工作,責任與使命是大於工作本身,當我們花了三、五年,甚至十年,仍拼了命的擠進正式老師的窄門中,正說明我們有能耐以自身的精神與例子來教育孩子,並該以身為一名老師為榮。我想沒有一位老師是為了寒暑假才來當老師,這是制度使然,許多國家也是如此。因此,不諱言每當六月天氣轉熱,在教室中揮汗如雨,「童」心浮動時,我就會開始期待暑假的來臨,儘早安排家庭出遊等等(平常除了失「聲」或自家小孩生病,真的不便請長假。),並把握這段可充電、可進修的大好時光。

暑假期間,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開學準備」。許多老師會在這段時間構思新教室、新班級的樣貌,是不是該儘早動工、重新粉刷(很幸運外子一直是我的長工)、環境整理云云,像是接手新教室,每間教室中都有的電燈與電風扇、窗簾、死角...等,如果不想在「雪花隨風飄」的環境中教學,就得在講桌上,外加椅子,才擦的到那厚厚的灰塵;又例如每位教師所擁有的班級藏書、教具、美勞用品...等,逐年增加,一年得搬動一次,當教低年級時,就得找空間將高年級的東西收納好。收好教室、布置好教室這件事,是教師的本分、自發性的工作,當然也不會計較工時長短,許多老師都是如此盡責的,兢兢業業的從事教學工作,因為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孩子,教育好孩子不也攸關著台灣的未來嗎?

面對一些對教師難聽、不利的言論指責,我們的沉默並不表示認同。因此,衷心期盼政府能好好的重視各行各業的心聲,不要製造族群、世代間的對立,應該聚焦在如何改革才是對全體人民好,並努力營造優質的、友善的教育環境,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