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班補課日出環保任務,到「澗仔壢環境教育中心」(綠苑) 參觀囉!33老師為班上孩子申請「綠生活 ‧ 心體驗」戶外教學活動,經抽籤錄取,補助遊覽車資、保險與餐費,能享有免費遊學資源,好幸運!
導覽老師帶領我們認識「澗仔壢」的由來,原來「澗仔壢」是中壢的古地名,從前的墾民將這一帶稱為「澗仔壢庄」,因為村內老街溪、新街溪由南向北縱貫,形成兩大澗谷,稱之為「壢」,而後因此地新竹、台北的行旅「中」途站,改稱為「中壢」。(參考澗仔壢綠色生活地圖)
「澗仔壢環境教育中心」位於中壢國小,是由桃園在地環保綠能企業出錢、出力建置的環境教育體驗館,又稱為「綠苑」,這兒本身就是一棟「綠建築」。透過「小綠的新房子」導覽活動,我們認識了綠建築的四大指標:生態、節能、減廢、健康,進而實際探索綠苑。2F的「燈具耗能比較看板」,讓我們了解LED燈的省電功效;「點瓶成金~環保衣」是將保特瓶再製利用,22個寶特瓶可製成一件環保衣;陽台養魚、種菜呈現「魚菜共生」的農業種植方法。頂樓是個空中花園,外牆攀附了爬牆虎(地錦),有生態池、太陽能光電板、垂直軸式風力發電...等,都讓師生印象深刻。
回到1F我們進行「紙上遊樂園~環教桌遊」的活動,藉由了解自己的身體特徵來認識基因多樣性,像是單雙眼皮、耳垂緊貼或分離、有無美人尖...等,講師讓大家以支援前線的方式分三組進行,例如須支援三位雙眼皮、一位單眼皮的同學,場面熱絡!從人類的基因多樣性,進而說明生物多樣性中還包含了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多樣性,講師以「自然鳥不起」的桌遊為教材,發給每位學生一張鳥類牌卡,背後呈現鳥類的嘴喙、趾爪、棲地、食性...等,請學生兩兩配對,找到相似的兩種特質,之後,發生了明天過後事件,例如噴灑殺蟲劑、工廠排放有毒工廠排放有毒物質到河川、濫砍樹木...等,淘汰掉某些鳥類,看看最後倖存的會是誰?留下來的是家八哥、白尾八哥和白頭翁。還有你畫我猜的活動,猜出五星鳥類,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從玩中學,寓教於樂!
「疫手包辦」是綠苑為因應肺炎疫情,為學生設計的DIY課程(每生50元),我們認識傳染病、傳染途徑與保護自己的方式,製作簡易乾洗手。以四人為一組,材料須準備噴瓶、95%或75%的酒精140ml、純水30ml、甘油20ml、茶樹精油少許,材料混合之後就完成了,不過,「濕」洗手的效果還是比乾洗手好喔!
最開心的是下課與休息時間,有三台腳踏車可鍛鍊體力,其中有兩台是人力腳踏車,發電時樹上的燈泡會亮、電扇會轉,最有挑戰性的是隨著踩踏速度,彩虹燈會由下往上全亮,考驗孩子的騎車速度。雖然今天早晨下著濛濛細雨,我們在綠苑內上課、學習、休息,感覺自在、舒適!中午,衛生組長雅君老師為大家訂了美味餐盒,不少學生拍照、打卡,度過愉快的午後。
另外,在活動結束後,我們順遊了「壢小故事森林」,這是日治時期中壢公學校的教師宿舍,從綠苑步行過去約2分鐘路程,能欣賞新舊交織的百年日式建築,拍下紀念合照,是這段旅程中的美好插曲!
從龍山國小出發了!
綠苑的環境與三台健身腳踏車
介紹澗仔壢地名由來
通往2F,展示各校學生的參觀感想!
由2F往1F望,綠苑通風、採光良好!
操作燈具耗能比較看板
觀察寶特瓶碎片
寶特瓶再製成的紗
環保衣是由保特瓶製成的
2F陽台魚菜共生種植法
可摸摸發泡煉石
頂樓的空中花園
外牆攀附爬牆虎
孩子們用心記錄
生態池
「自然鳥不起」牌卡
牌卡配對,尋找相似特質!
你畫我猜的活動
製作乾洗手,學生倒酒精與甘油。
到飲水機裝純水
製好的洗手液滴上茶樹精油
將製好的洗手液倒入噴瓶就完成了!
寫下回饋心得
輪流填寫問卷
課程複習與有獎徵答時間
複習時間,學生共同作答。
藍天班一向搶答踴躍
休閒時間,騎腳踏車!
哇!高速使彩虹燈全亮!
中午用餐時間
謝謝雅君老師為我們訂了美味餐盒
綠苑外牆有跑馬燈歡迎我們,大家覺得榮幸!
壢小故事森林的沐樂居
學生們入境隨俗
儒林所外頭
這是親子繪本空間,有樂高建成的模型。
主題書展
睦森館上方是孩子喜愛的空間
一起上去看看吧!
台灣欒樹盛開,姊妹們快來拍照!
33老師也入鏡了,開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