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191025114614.jpg

「藍天班」(暱稱)參加黑松教育基金會舉辦「水汙染少一點,愛地球多一點」的創意IDEA競賽,先是上了一堂2.5小時的「海洋危機桌遊課程」(連結),激發大家對環保議題重視,接著由老師安排至學校附近的「祥鷺生態埤塘公園」參觀,藉由親近家鄉的埤塘、水源地,認識埤塘生態,希望學生能意識到水汙染的問題,進而提出創意提案。

「祥鷺生態埤塘公園」原是桃園大圳2-5埤塘,總面積0.64公頃,於2018年暑假歷經半年的整治時間完工,現在是龍山國小周邊散步、休閒的好去處。在我們出發之前,先了解桃園有「千塘之鄉」、「千埤縣」的美名,已故導演齊柏林生前從高空俯瞰,形容「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多美的形容啊!桃園有兩條主要的灌溉大圳,分別是桃園大圳與石門大圳,但因1963年石門水庫興建完工之後,供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加上社會變遷,早期的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使得許多埤塘都漸漸消失、荒廢了。目前桃園市有2851口埤塘,部分轉型為埤塘公園與滯洪池,而2-5埤塘順利轉型為生態公園,讓學童可以看見家鄉之美。

IMG20191024104454.jpg

觀賞20180730桃園有線新聞,了解生態埤塘完工的情景。

老師帶領學生製作社區踏查小書,裡頭貼有桃園大圳埤塘區域分布圖,參考資料自《桃園台地埤塘行腳地圖》,另外擷取從龍山國小至祥鷺生態埤塘公園的GOOGLE地圖,請學生畫下步行路線,標示RCA汙染土地的位置,最後再貼上「同理心地圖」(黑松文教基金會的設計思考教材),請學生於探訪當下記錄「想?看到?聽到?」,回到校園中觀賞2016年9月23日華視新聞雜誌「毒害RCA工人的血淚」(YOUTUBE影片),再記錄「說或做?有什麼痛苦?想獲得什麼?」。覺得孩子的學習時常是環環相扣的,雖然我們觸及的是環保議題,但五上康軒國語第二課「從空中看台灣」,齊柏林從高空攝影紀錄了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而我們探訪社區埤塘,所看到的不正是「家鄉水源的美麗與哀愁」嗎?

老師行前與桃園社區規劃師協會志工黑玉璽先生聯繫,由他連繫龍祥里李玲娟里長來為我們進行埤塘生態的導覽。李玲娟里長曾是龍山國小的志工媽媽,「藍天班」有幾位學生甚至在低年級時聽她說過故事,倍感親切,由在地里長來進行導覽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我們先在埤塘工作站集合,這兒也是一個社區的資源回收站,處處皆以「環保」為考量,以回收素材再製成風車、風鈴、蝴蝶裝飾,美化環境,此行雖是埤塘生態環境的認識,學生也從里長的理念中吸收了許多環保知識,像是「寵物宅急便」中就歡迎大家將不用的小塑膠袋包好、放置其中再利用,埤塘所保留的原生樹種是最適合在地生長的植物,另外,自動餵魚器會每天自動餵魚飼料,也很吸引學生的注意。我們還參觀了秘密花園,廢棄的水泥涵管成了可鑽洞的遊戲場所、收納木製積木的地方,小小的花園植栽豐富,同時也是孩子們遊戲的天堂。

「祥鷺埤塘生態公園」的環境維持良好,小組攜帶的小塑膠袋幾乎派不上用場,只撿了三個小小的垃圾,不過,此行還是以聽導覽紀錄、用心感受為主。埤塘的美好令人賞心悅目,但也有學生發現難以忍受的死魚惡臭味,里長表示農田水利會將埤塘承租給養魚業者,他們為了節省成本,餵魚吃過期的吐司,導致水源汙染。另外,鄰近埤塘的RCA汙染土地,美國無線電公司曾於民國58年來台設廠,主要生產電視機、遙控器等電子產品,非法將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毒化學廢料傾倒井中,汙染地下水源,造成非常嚴重的工業汙染;許多工人更因長時間喝有毒的地下水而罹患癌症,甚至導致死亡,纏訟近15年的官司於2018年8月獲判賠償5億餘元,是遲來正義卻也耗盡了工人的精力,這些都是屬於家鄉水源的哀愁面,可供我們反省、思考。

走訪「祥鷺生態埤塘公園」花了兩節課時間,高年級孩子的腳程約11分鐘就可以走到了,對他們而言是戶外教學,也是環境生態之旅,帶著輕鬆的心情「玩中學」,這是老師認為最美好的學習型態,如何將對環境的認識轉化成學習、創新的養分,需要師生共同努力。

IMG20191025102617.jpg

走出校園,前往「祥鷺生態埤塘公園」。

IMG20191025104256.jpg

真是舒服的天氣,埤塘的環保風車迎接我們。

IMG20191025104417.jpg

由龍祥里李玲娟里長為學生導覽埤塘生態

IMG20191025104346.jpg

埤塘工作站也是社區資源回收站

IMG20191025104745.jpg

黑玉璽先生介紹外來種植物~露兜樹

IMG20191025104836.jpg

學生邊走邊紀錄

IMG20191025104951.jpg

里長說明可將小垃圾袋放置「寵物宅急便」中再利用

IMG20191025105046.jpg

令學生好奇的「自動餵魚器」

IMG20191025105216.jpg

埤塘內有打水車,提供水源的含氧量。

IMG20191025105856.jpg

進入「祕密花園」,欣賞環保風鈴、植栽。

IMG20191025110342.jpg

廢棄水泥涵管成為兒童鑽洞遊戲區。

IMG20191025111006.jpg

利用老舊磁磚呈現埤塘與社區方位

IMG20191025112218.jpg

埤塘周圍大樓林立,許多學生住在附近社區中。

IMG20191025113028.jpg

遠遠可以看見圍起來的RCA汙染土地

IMG20191025113245.jpg

繞了埤塘好大一圈,準備快步走回龍山國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