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自己的衣櫃後,看見兒子那幾近爆滿的掛衣處,掛上去與拿下來都有困難,牽一髮而動全身,問他想不想整理一下衣櫃,兒子表示他已習慣現有的方式。於是,我開始整理女兒的衣櫃。

嚴格而言,女兒並不算有自己的衣櫃,也沒有自己的房間,因此,慢慢的從家中五斗櫃、四層抽屜櫃中,各挪了兩層給她。我採用之前整理自己衣服的方式,將所有的衣服放至巧拼墊上,太小的衣服則放入紙袋中,準備送給朋友;其餘的都是朋友家姐姐的小衣服、洋裝、褲子、襪子,我真心覺得女兒是個有福氣的小孩,因為光是接收朋友的愛心衣服就穿不完了,不太須要幫她買衣服。

將衣服淘汰完畢,便開始整理工作,冬季衣服收進五斗櫃中,剩下的就是夏季衣服了。我一股腦兒的將全部衣服整理進兩個抽屜櫃中,中間還去找鞋盒收納襪子,咖啡禮盒剪一剪,收納手帕、口罩,明眼人可以看出我摺衣服、摺褲子的技巧不怎麼樣,簡單摺一摺,重點是通通「直立式」放入,方便日後揀選衣服。我自己的抽屜櫃也是這樣整理的,發現真的不太容易弄亂,又可以掌握所有的衣服,真是好方法!

DSC_0029.JPG

女兒夏季衣服與洋裝

DSC_0028.JPG

襪子、手帕、口罩與褲子

整理衣服真是會上癮的一件事,整理好女兒的衣服,我將其中一格展示給四年級的兒子看,問他想不想「體驗」這種全新的收納方式(當然是免費的!),兒子有點心動。好不容易把女兒弄睡了,我搬出兒子所有的衣服、褲子,請他把不要穿的淘汰掉,送給別人,比較令我驚訝的是有五件參加活動、印上字的衣服,內容有何嘉仁、英檢1、英檢2、議長盃路跑、中山武術隊(已退出),我原本已放入袋子中,準備丟入舊衣回收箱,沒想到他說想要做紀念,捨不得丟,我好說歹說,想傳達「斷捨離」的理念,告訴他:「衣服已經夠多了,這種紀念性質的衣服平常比較不會穿(只是佔衣櫃空間),可以送給需要的人。」最後還是尊重他,將那幾件衣服放到高處,靜靜的躺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兒子有一個略小的衣櫃與四層櫃,四層櫃最上層是兩個小抽屜,左邊放內衣、內褲,右邊放襪子,第二層放運動服與制服,最下層放冬天的睡衣、睡褲,我今天主要的工作是整理第三層。我將兒子所有的短袖衣服通通「直立式」放入第三層抽屜中,外套、長褲、薄長袖掛進衣櫃,較軟材質的短褲放入衣櫃一小格、較硬挺材質(卡其、牛仔)短褲也放一小格,這樣就大功告成了,媽媽再次覺得神清氣爽。數一數兒子全部的短袖衣服約25件,三年前買的三件POLO衫都還能穿,因為他很瘦,衣服只要長度夠都能穿上三年,再加上朋友送的,每年添購幾件足球服、運動服,不重外表的他看到自己有這麼多衣服,也直說不要再買了。

DSC_0032.JPG

兒子全部的短袖上衣,約25件。

DSC_0031.JPG

兒子的衣櫃,外套、薄長袖、長褲掛起來,終於比較有空間了!

上層收納冬衣,下層放玩具槍枝(較長的玩具)。

整理衣服會發現我們往往擁有超過應有數量的衣服,而每天只能穿個一、兩件,我想我最大的改變是可輕鬆丟棄紀念性質的衣服,這對我而言是想法上的一大轉變。「紀念」代表著成長留下來的軌跡,值得細細品味,特別是美好的紀念,從前也會像兒子一樣有著許多捨不得,設想多年後仍可回憶一番,但逝去的時光讓紀念品閃亮的停留在那一刻,卻帶不走什麼(除非你真的常穿),漸漸的也失去了當時的光彩,何不在它仍保持新鮮的一刻(紀念性質的衣服通常只穿一、兩次),送給需要的人,而不是佔據衣櫃中一角,孤單的度過餘生。

整理孩子的衣服比整理自己的衣服快多了,女兒約佔兩個小時,兒子約一個小時,短短時間能有大大的成就感,真不錯!希望他們也能學習到一些整理的概念,畢竟整理這件事是存在於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沒有針對兒童開班授課,就算有也是較無聊、冷門的課程,看著清爽的衣櫃,對照於自己雜亂的桌面,我想我仍有很長的一段路可以走、可以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