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60

沒有至藝廊展出的孩子在班上展出,肯定每個孩子的努力! 

玩泥沙

這班孩子可愛之處在於每當我對新課程做預告時,他們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什麼時候要做呀?」老師則會賣賣關子:「看天氣囉!」「看大家什麼時候帶齊材料!」時常忘記老師的叮嚀、東西帶得零零落落也是他們的特色之一,這會兒,要帶玩沙工具組,大家臉上流露期待的神色,可是週休假期過後,也忘得差不多了,看看大約有一半的人帶,天氣陰天,土壤鬆軟,非常適合外出,簡單分三大組,就一起玩泥沙吧!

東挖挖、西挖挖,有人挖到下方堅硬的泥塊,有人觀察到泥土中的小蟲子、小螞蟻,做些形狀、加點裝飾,玩這件事真的不須要教。最後場地復原,清洗玩沙工具,將洗剩的水倒入花圃中澆花,感覺不像在上課,但這樣的體驗課程總是令孩子印象深刻,從玩樂中自自然然的學習。

44851

捏陶土

陶土也是泥沙的一種,能自己擁有一塊陶土,決定陶土的形狀,對孩子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我並沒有良好的捏陶功力,放放陶土教學影片,就這麼開始捏起來,感謝孩子讓我看到最美的下課風景,不是在遊戲區的歡笑玩樂,而是約有一半的孩子仍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投入忘我的捏著陶土,安靜的與陶土、與自己對話,延續至上課,其餘孩子也加入這場寧靜捏陶的饗宴。

雖然陶土保存不易,但捏陶的體驗過程,最為可貴。

44850

上方的照片是下課時間最美的風景

彩繪花瓶

捏玩陶土後,與孩子分享陶土燒製之後的成品,哇!可以變成美麗的花瓶、碗、杯子...等實用的生活用品,再以釉料上色,就成為精美的工藝品。參觀兒子的親職日時,偶然看到彩繪花瓶的教室布置,決定將這樣的課程搬回班上,作為捏陶土的延伸課程。

孩子們對花瓶的形狀都有自己的想像,簡單告訴他們對稱的觀念,協助他們在紙上(不要的考卷紙)畫出半個花瓶的形狀,對折剪下之後在描在自己的圖畫紙上,再剪下來(避免中間有折線)。先花一節課完成花瓶的形狀,也就是手拉胚的粗胚,之後就可以開心創作了。配合學校親職日藝廊展覽的主題:動物與昆蟲,為了能在藝廊展出,孩子們都卯足了勁,用心的彩繪,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為花瓶上滿顏色,當一位優秀的工藝師傅。

44855  

彩繪好的花瓶貼在黑色的底紙上展示,最後為花瓶命名,寫下自己的創作理念或創作小故事,進行發表,孩子們都是小小藝術家。

44854  

作品名稱:神奇的麒麟

創作理念:我的主角是,麒麟和媽媽去百貨公司,麒麟不知道怎麼走丟了,麒麟一直找,後來找到了。

44858  

作品名稱:小兔子和小貓的夢

創作理念:從前有一對感情很好的姐妹,去散步的時候,遇到了坐熱氣球的皮卡丘,她們跟他招手,然後就繼續散步。

44852  

介紹自己的作品與創作理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