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的志業。」這樣一個週三下午,在龍山藝廊中,從ㄧ位我再熟悉不過的同事~靜惠老師的分享,再度受到感動。好研習有時真的不須外求,而好的教學典範有時就在我們身邊,傳遞教學能量。
為愛朗讀
愛有很多種形式,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計成本、不計報酬,打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就自然流露,只要是為孩子好的事,父母總盡力嘗試;靜惠老師以愛孩子的心愛學生,以為孩子讀床邊故事的心情為學生朗讀,單純的希望孩子喜歡「閱讀」,而許多美好的事就悄悄的在班級中發酵。
首先,老師也要熱愛「閱讀」這件事,必需是孩子絕佳的身教典範。緊接著就是種種為「閱讀」而衍伸的做法,像是為孩子選書、購書、導讀、相關活動...等,給予孩子寧靜閱讀MSSR的時間(7:55~8:35),時時提醒他們把握零碎時間閱讀,進而將良好的閱讀習慣帶回家。
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但我看到當它(閱讀)成為一切的教學重心時,孩子從不排斥、習慣而愛上它。有時,老師不須用力過猛的推閱讀、談閱讀,急於改變什麼,從自己開始就對了。
師生間的心靈交流~寫作
這場演講中,孩子的文字是最最令人動容的,我看到靜惠老師發自內心的欣賞自己學生的作品,學生也因老師的賞識而發光。
從前,教作文、改作文對我而言是一大負擔,面對三十幾篇作文,總要花許多時間才改的完,為了怕學生的文字平庸,又是讀範文、又是抄寫成語,再加上規定頁數,想想部分學生腸思枯竭的模樣,真是痛苦呀!而我小時候學作文的經驗是充滿歡笑的,作文老師非常會說笑話,自然而然的將成語與優美詞句融入其中,再加上每日讀國語日報,寫作文並非難事,只是寫得好不好還需要閱讀與生活經驗支持,會寫但卻談不上喜歡。
靜惠老師以心情小語的做法,讓學生在裡頭暢所欲言,教師不用紅筆、不圈錯字、不評分,這樣的三不原則,讓寫作不像是一樣功課,反而是困惑的高年級孩子與自己、與老師對話的一個空間。之前聽淑儀(作文老師)提到她的學生很愛上作文課,認為那是種「舒壓」,令我疑惑不已,如今聽靜惠老師談心情小語,我好似明白其中的關聯,是讓孩子自在的寫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而非一味的仿作,仿作只會扼殺孩子的創意與寫作胃口,當孩子喜歡讀與寫,這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我是在讀完研究所之後才漸漸領略寫作的樂趣,真為那群孩子感到高興,這麼快就找到了。由衷佩服改變孩子生命的好老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