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5212  

第一次畫蓮,拿著吳法老師的畫稿東拼西湊,組合出這樣的畫面,老師笑說:蓮花太大了,加片葉子吧!可不才的學生又不會畫葉子,畫成四不像了,老師大筆一揮畫了一片大大的荷葉,又為我加了一枝高高的蓮蓬,最後贈字當桌面,平衡畫面的美感。一幅畫,原本處處敗筆,但師生間的一來一往,給了它希望、給了它生命。吳老師常問我:「珮珊,妳好不容易畫了一幅畫,叫妳送人,妳捨得嗎?」我馬上搖搖頭,裡頭蘊含滿滿的用心與期待,我在彩墨課中,並非學到多高深的繪畫技巧,而是以更認真的態度面對生活。

每年十月,吳老師都會為學生導覽故宮的作品,今年有幸參與「明四大家特展─仇英」,對於古畫也有不同的認識。最近老師還帶我們去中壢藝術館欣賞「桃源美展─畫外之境」的水墨、設計、攝影作品,如何欣賞作品呢?吳老師說:「藝術的解釋無標準答案,端看妳如何與畫產生共鳴。」當我們有一顆更敏銳的心,生命經驗會帶給我們不同的領悟。

我學插花、學畫不為什麼,而是種自然而然的機緣,我的心希望如此,因此,我跟隨我的心培養更寬廣的興趣。花師傅與吳法老師的教學有二處很相似,一是充滿教學熱情,二是因材施教,不會以標準答案框住我們的學習,這時常讓反思到自己的教學,當我們過於框住學生,只會澆熄孩子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想從教室中逃走。之前參加的多元評量教案設計中,老公曾點醒我:我們一直在修改評量標準,但真正的關鍵則在於教學,當我們的教學是吸引學生的,便可激發學生的多元表現,同理,當老師的教學只在乎一週一課、二週一單元的教學進度,便是被課程綁架,當老師被框住了、學生也被框住了,很遺憾,我時常有這樣的感覺,是缺少多元思考、教學創新才會如此,該重新思考自己想做一位什麼樣的老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