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加入7個習慣的心境,因為覺得重要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因為有在部落格中分享課程的習慣而被看見,因為不擅拒絕別人、總覺得可以試試看而有一次次發表的機會,其實,私下認識我的人,可能覺得我有一點害羞與距離感,不擅長與人嘻嘻哈哈聊事情,有點正經、拘謹與優雅(給人的印象),但我其實腦子中時常像個陀螺轉呀轉,一點都不優雅!從前上台也會很緊張,可能是經驗多了,光是想流程就沒空緊張;在參加研習時,還是很怕被點到要講話,總是覺得別人都很厲害,好會講,自己很渺小,有點缺乏自信,但又洗腦自己是很有自信的。
這樣特質的人,居然也能當講師,有時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分享者」、「帶領者」,樂於分享一直是我的初衷,因為文字對我而言還是比口說親切;而帶領則是一種教學本能,就像在班上帶學生學東學西一樣,一下子我說、小組做、自己做、共同呈現...等,把有經驗的老師們都當成學生,大家同時扮演好老師,也扮演好學生,再回去教好自己的學生。
上一次到台北新光三越附近帶第三屆前導計畫的學員社群共備,我做足了準備,但事後最讓我懊惱的就是說錯了一句話。在每一段活動結束時,我都習慣請老師們分享一下,進行小組加分,但幾次回應都是一片沉默,這是我從前帶社群較少遇到的,在上半堂課尾聲,我洋洋灑灑分享完後,還是如此,我就說:「老師們都好害羞,...」(真心向老師們致歉!)之後,才發現我口誤,我應該要說的是:「老師們都很客氣...」才對!說話應該更有藝術!其實仔細想想,我自己也是一位害羞的老師,但絕不希望聽到別人這麼說我,老師希望給人的形象是活潑、有朝氣的。不過,我會因為想加分而舉手發言,這一點和學生有點像!
社群後,我們共創了一棵七個習慣樹,延續課前拿到的幾米明信片,明信片中是他們所期待的課堂風景,最後則思考這樣的課堂風景須要什麼好習慣支持?請大家畫下一片屬於自己的葉子,將葉子貼上樹冠或是對應7個好習慣的位置,我懷這無比感恩的心情將這一棵七個習慣樹帶回班級,因為,這棵樹上有30位來自台灣各地的老師所期待的課堂風景與好習慣,我想好好珍藏一段時間,願7個習慣的樹枝、樹根能延伸各地,處處開花結果!
挑選幾米明信片
介紹小一學生創作的七個習慣樹(連結)
分組創作7H團隊招牌
喜歡這次共創的新語言
雙贏思維小組介紹新語言「你有我也有」
貼點點鼓勵
厲害的雅芬老師介紹小組創意課程
天呀!我參加了好幾次雅芬老師的學思達研習,偶像!
頒獎典禮
小組冠軍,得到七個習慣立體卡!
與上課學員開心合影,有看到33老師特製小獎狀嗎?
七個習慣樹與小組海報
謝謝溫柔的PM葉珊全程規劃
好榮幸與老師們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