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國小附近的魚管處滯洪池即將規劃為「龍山埤塘生態公園」,是桃園第一座結合雨水撲滿與大草原的滯洪公園,如今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辦理景觀植栽工程了!為了串起與地方的連結,邀請305彩虹班的孩子們步行前往(約10-15分鐘路程),除了了解滯洪池的水安全、生態景觀,也參與植栽種植栽體驗活動,成為池畔的「綠植小尖兵」,期盼滯洪池未來可做為學校推動特色課程與環境教育的場域,並培養孩子成為小小解說員。
33老師熱愛(難以拒絕)環教活動,最初是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TIIWE)吳嘉盈小姐真摯聯繫,說明桃園台地埤塘水文化再生與願景成果展現計畫,而企劃了「魚管處滯洪池畔的綠植小尖兵」培力學堂的活動。考量辦理時間為期末考後,且剛好結合三下社會第六單元「小小街道觀察家」,能讓孩子對於家鄉環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此,促成了這次美好又特別的環教之旅!
此外,33老師的潛能也發揮極致,一天之內(活動前2日)生出了一本「魚管處滯洪池畔的約定」導覽小誌,還自行印出、裝訂,並發下向學生說明,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從得知復課、埋首作業堆中、考前複習...,要將這樣的活動安插進去,時間真的很壓縮,中間還不斷祈求學生健康(不要停課)、天公作美,最後,能夠順利走出校園(12:45)、平安回學校(15:15),並閃過放學時(15:30)的傾盆大雨,真的很幸運!
我們依循著散步地圖前行,一面進行街道觀察家的活動,學生在校園中已選定觀察的道路,有校門前的龍泉二街、桃園療養院旁的龍壽街81巷及龍壽街29巷的稻田景觀,並在腦中構思觀察項目,例如商店、農作物種類...等,最後在歸納出街道特色。TIIWE的小姐、33老師、負責環教的雅君老師、3位家長和25位孩子,一行人浩浩蕩蕩,頂著豔陽來到了魚管處滯洪池工地,一進入工務所會議室,感覺像貴賓一樣被禮遇,招呼我們大小朋友入座。
本活動由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主辦,首先由崇峻工程李戎威技師為我們介紹何謂滯洪池?亮吟的紀錄好清楚:「埤塘轉型為滯洪池的原因是早期桃園農業發達,卻缺乏水資源,所以農民將埤塘當作灌溉資源;到了現代,房屋增加,埤塘灌溉功能減少,再加上土地不透水,每次下了豪雨,周圍的社區時常淹水。」因此,滯洪池有防止淹水、儲水功能。技師用淺顯易懂的語彙說明,當水量有100,滯洪池可將水攔住,留下50、流出50,緯綸紀錄:「1.滯洪池的功用是收納一半的洪水,避免下游地區淹水。2.下豪雨時,滯洪池會暫時淹水。」學生邊記錄邊畫下示意圖,好認真呀!魚管處滯洪池的蓄水量為7萬立方公尺,相當於37座國際標準游泳池大小,這也是後來的有將徵答題目喔!
新綠主義魏顯權技師為我們介紹未來的滯洪池植栽主要有台灣欒樹、苦楝、落羽松、水柳,回到學校後再問學生,他們都記得耶!而今日的植栽主角是「春不老」,又名山豬肉,適合溫暖的環境,花朵可引蜂、果實(漿果)則提供鳥類食物,據說明年就可以長高約1公尺了!小朋友對於植物與果實的問題都很好奇,有獎徵答舉手踴躍,完全展現他們熱情、好學(愛講話)的本質,老師也與有榮焉!禮物是DIY草頭娃娃,很符合今天的主題喔!
接著我們至戶外,戴安全帽、手套,化身為小小工程師,親臨施工地點探勘,再到土地公廟旁的樹苗區種植春不老。綠植小尖兵們一人選一棵,負責把樹苗放入洞中、將土壓實、澆水,完成今天的栽植任務。在心得分享時的神秘禮物是獨角仙,來自於這兒的光臘樹,亞磊數研工程明儒哥哥細心介紹如何養殖、照顧它,班上也有了小寵物!
完成導覽小誌後,幾乎每位同學的小日記中都提到今天是最開心的一天,希望明年我們能再次相約滯洪池畔,看看大家的春不老是不是都長大了?!
導覽小誌裝訂完成
封面、封底 (我愛CANVA)
活動說明與流程
今日散步地圖
從龍山國小出發
準備過馬路(龍壽街)
穿過一間廟
經過菜園
大大的競選海報
準備進入工地
工務所會議室就在前方
開場、準備聆聽導覽
技師介紹何謂滯洪池?
景觀設計師介紹今日植栽春不老
有獎徵答一向非常踴躍
戴手套,做種植前準備!
耐心為小朋友戴上安全帽
小小工程師裝扮完畢
進入工地探勘
施工現場
綠植小尖兵一人選定一棵春不老
從黑套子中拿出
種植完成
在一旁玩土玩得很開心
和媽媽一同種植
細心澆水
種植完畢
綠植小尖兵,達成任務!
得到獨角仙的神祕小禮物
33老師入鏡,帶回小寵物!
師生約定與街道觀察家
導覽筆記1
導覽筆記2
導覽筆記3
栽植過程
小日記1
小日記2
小日記3
導覽小誌幫助學生紀錄旅程,也是今日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