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2.jpg

不知大家有沒有閱讀一本書讀也讀不完的經驗?這本書打從我開始寫共鳴筆記到完成,足足花了二個半月,書中寫出作者史蒂芬‧柯維與家人相處的智慧,如何訂出家庭使命宣言,雖然覺得他所提到的經驗與做法都很重要,但總覺得這還牽涉與另一半的溝通、共識,並不是所有家庭都適用,可能也是這樣的觀點使我在閱讀上卡關。

初二,順手把這本書帶回娘家,告訴姐自己讀了好久都讀不完,因為好多例子可以讀,而且讀過就忘,姐(菊君)直截了當的說:「妳要概覽整本書、跳過例子,我在共鳴讀書法的研習不是有說嗎?」我傻傻的回答:「喔!我忘了!」決定抓緊寒假的尾巴,快速翻完整本書,產出心得!


九宮格重點摘要:

1.我們都需要一個「暫停紐」,讓我們在事發當時稍微暫停,選擇要怎麼回應。P.41

2.論及人與人的關係,小事就是大事。細心、有恆、慈愛的去做許多小事,絕對是一件大事。P.61

3.愛是個動詞,也是一種承諾。...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行為、態度都不會影響我對你的承諾,我對你的愛沒有條件。」P.104

33:愛不單是感覺,也是行動,從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讓家人感受到愛吧!我和女兒的親密對話是:「我愛妳!」「有多愛?」「無限愛!」「我也是!」

4.創造每週家庭時間與一對一談心時間,幫助我們把家庭放在第一位。P.132

5.有人認為,結婚或教養子女最困難的一點在於: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你再也不能安排自己的行程、進行自己認為重要的事。你必須犧牲,滿足他人需求──美好的婚姻與家庭需要服務與犧牲。但是,當你真的愛對方,願意與對方分享共同目標,你就會從「我」的心態轉為「我們」的心態,家才會像個家。P.164

33:覺得這段話好有共鳴,是呀!為什麼甘願為家庭、為孩子犧牲奉獻?是因為相愛的兩人間共同的承諾,而追求更高遠的目標!

6.雙贏思維的關鍵在於運用暫停紐,使自己與「整體的生命圖像」連結。P.179

33:父母應該互愛、互信,以身作則,以更豐富的眼光看待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

7.紀律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培養內在的約束力」,如此,即使孩子受到外力影響,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P.182

8.以「我」為出發點來回饋,是分享自己的認知與觀點。如「我覺得...」「這是我的感受。」「這是我觀察到的。」以「你」為主的訊息是「由上對下」的,意指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更優越或更有價值。如:「你真的很自我中心!」「你實在很會惹麻煩!」P.216

9.任何家庭度假都能成為絕佳的更新經驗。P.268


33觀點:

1.建立與家人間的共識,發展家庭使命宣言,可讓家庭更和諧、進步。

2.放下一些事、多傾聽家人的話,是很重要的事!

我們可以教導學生七個習慣,但與家人的關係是很難教導彼此的,由自己開啟七個習慣,以身作則,融入於生活中,正如同融入於班級教學中,相信身邊的人都感受的到!希望讀了《與幸福有約》,讓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你我,都能追求幸福!

8401.jpg

33共鳴筆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3老師 的頭像
    33老師

    33 Wonderful Life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