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00515120056.jpg

「詩」該怎麼上讓學生有感,且琅琅上口?五年級下學期上到蘇軾的「飲湖上出晴後雨」,請學生帶大絲巾,扮演西施,來場表演藝術課。

老師稀哩呼嚕的聽了幾場表演藝術的課便上陣,先是把絲巾當成朋友,從低中高姿態、八個方位舞動它,放輕快的音樂(小奏鳴曲)來個群魔亂舞,學生有些不受控!後來把握短暫的時間分組裝扮西施,其他同學則是詩中的角色,例如山、飛鳥...等,不到一節課的時間真的很趕!趕緊上舞台走秀、定格、拍照,全班朗誦:「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唸了五遍,夠熟了吧!結束了這節表藝課,老師感覺混亂,學生都很喜歡!

IMG20200515114758.jpg

群魔亂舞後短暫休息

IMG20200515115131.jpg

這組西施還戴面具

IMG20200515115233.jpg

公認為「包租婆」的西施

IMG20200515115710.jpg

有種嫵媚風情

IMG20200515115726.jpg

反串總有好「笑」果

IMG20200515115939.jpg

唯一較正常的女西施

IMG20200515120222.jpg

中間的西施裙子掉了,只好撿起來遮羞!

另一首,同樣是蘇軾的「題西林壁」,內容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了讓學生體驗廬山的陡峭,老師居然設計了水墨課,還親自示範調濃、中、淡墨,天呀!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有這種膽示範,而且學生畫廬山的時間只剩10-15分,只能說教學無法盡如人意,但最後的結果還行就好了!

IMG20200515110505.jpg

翻出N年前的畫解釋前景、中景、遠景的變化,台灣的山與廬山的不同,簡單調三種墨色畫了前、中、後三座山,就讓學生開始畫。樹的部分直接省略!

IMG20200515110741.jpg

大概五分鐘就畫好了!

IMG20200515110857.jpg

有模有樣!

IMG20200515110904.jpg

大筆一揮,一座山就好了!

IMG20200515110909.jpg

沒有對錯,開心作畫!

IMG20200515111029.jpg

有的學生很仔細思考!

IMG20200515130702.jpg

在國畫意境下上課,呈現「橫看成嶺」中綿延的山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33老師 的頭像
    33老師

    33 Wonderful Life

    33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