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三班要舉辦「牛奶盒書新書發表感恩茶會」了,大家可以把這活動想像成畫廊、畫展的開幕茶會,需要邀請一些親朋好友來衝衝人氣,熱鬧一下。但明明是茶會,為何要加上「感恩」兩個字呢?因為這個活動邀請了在學校最好的朋友和師長參加,藉此感恩他們的陪伴,這也算是生活課《和你在一起》單元很重要的精神喔!
感恩茶會前的準備
活動開始前,孩子們除了吃吃喝喝的想法之外,對於茶會較無概念,老師簡單的以板書向孩子介紹茶會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先用一節課的時間製作邀請卡,老師印了60張(班上25位小朋友*2+10)名片大小的邀請卡,上頭清楚寫著活動名稱、時間(20分鐘的下課時間)、地點(龍山藝廊),請小朋友貼在裁切好的丹迪紙上(A4一半),封面寫上邀請的人,畫上簡單的邊框,就可以送出邀請卡了。原則上一位小朋友邀請兩個人,若不知道邀請誰,則將名額讓出,邀請認識的師長,儘量將人數控制在60人以內。
另外,布置牛奶盒當天,發現缺少作品卡與活動標題,由老師回家加工,再請亭惠老師(學校圖推老師)協助邀請一班一年級的小朋友,請他們在茶會結束第三節課的時間來藝廊,參加牛奶盒書新書發表會,為哥哥、姐姐們票選最佳的作品。
感恩茶會前的準備工作
新書發表前的彩排
茶會當天,先在班上板書說明今日流程(字愈寫與亂,老師有點心急),再以圖示意如何布置茶點,儘量說得清楚些,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整班帶去藝廊的路上,有人拿抹布、有人拿點心、有人拿小黑板畫架,經過健康中心和學務處,把我們的飲料領回來,共十二瓶飲料,一個小朋友抱一瓶。
至於茶點部分,老師事先已調查好班級家長的人數,以及可以協助購買茶會餅乾、飲料的家長,一共四位,請他們一人買兩瓶大瓶飲料(老師前一天又去買了四瓶,果真再多的飲料都喝的完。)和孩子們愛吃的餅乾,金額350元,購買完須繳回發票,不夠老師會再補貼,可是家長們都很客氣,表示願意吸收多出來的部分,真是感謝。還有一位家長,將孩子買的糖果都拿去退掉,精心準備了小蛋糕、水果塔,又煮了冬瓜茶和冬瓜檸檬,當她知道茶會不是只有班上的孩子時,又細心的將小蛋糕切成四等份,插上牙籤,方便孩子取用,為茶會增色不少。
細心的家長在擺盤
切成四等份方便取用的小蛋糕
營養美味的水果
學生負責倒飲料、將茶點放置盤中。放茶點的大桌子共有三張,老師的分法是三組負責倒飲料、三組負責擺放茶點,布置時雖然有點吵,但很快就完成了。
感恩茶會開始
下課鐘聲一響,學生瘋狂的衝出藝廊找朋友,不一會兒,整間藝廊人氣滿滿、熱鬧滾滾,除了受邀的朋友、師長,還有朋友的朋友來湊熱鬧的,一百杯飲料一掃而空,一轉眼,餅乾、蛋糕、水果沒了,猶如蝗蟲過境,幸好飲料還有一瓶半,我趕快請家長再去買紙杯,亭惠老師也贊助了一包飲料,讓下一節課的一年級小朋友也有飲料、茶點吃,下一次,一定要預留一些點心呀!
朋友們陸陸續續的來到藝廊
小朋友邊吃邊聊天,不亦樂乎!
小朋友的妹妹也來看姐姐的作品喔!
牛奶盒書新書發表會正式開始
正式進入新書發表的重頭戲,孩子們先以《書香森林》這個故事做為開場,讓弟弟、妹妹們了解書有多元的形式,像是樹葉書、羽毛書、花瓣書,還有今天使用牛奶盒做成的書。
二年級的小朋友已預先採排過上台流程與行走動線,講完故事走回座位的路上,要將牛奶盒書放回作品框中,以利下一階段的票選。當然,活動進行時有些小狀況,比如有孩子在上台前害怕怯場了,我並不強迫他們一定要上台,更不會因此而責備他們,畢竟大家都還在學習,也做了努力,學習的速度與挫折人人都不同,認真參與的歷程才是最重要的。
介紹完畢,老師發給每位一年級的小朋友三張撲克牌,請哥哥、姐姐們站在作品框旁,接受票選。前一晚,這個票選的活動讓我猶豫了,不知道會不會有小朋友覺得自己不夠好而難過,因此,我決定由老師先發一張撲克牌給每位小作者,肯定他們都是最棒的「說書人」,至於得票最高的幾位小朋友,可上台接受頒獎,獲得小禮物(軟糖)。
校長與主任百忙之餘也來勉勵小朋友
開場演出戲劇《書香森林》
小朋友依序上台介紹牛奶盒書
撲克牌票選時間
獲得最高票的四位小朋友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也有展出二上製作的「聖誕變裝秀」三層小書和社區小書
後記:這次的活動在龍山藝廊舉辦,對我而言,也是一次新奇的體驗。以往班上有小書的分享,通常是利用一節課,請小朋友分別挑選喜歡的作品框放置、拍照,再依序發表、票選,結束之後,就將作品帶走了,富君老師(藝文老師)曾建議我可以將作品留著展示一段時間,讓別人欣賞。因此,這個想法、這個空間不斷的向我招手,相較於作品放在班級櫃子上,放在藝廊的作品框中感覺質感提升了不少,每件作品都成了獨特的藝術品了。
再者,以往感恩茶會都是在班上舉辦,不須大費周章的跑到另一個空間佈展,善後、收拾都比較方便,我一方面也擔心小朋友在藝廊吃東西,把那兒弄亂了,造成別人的困擾,徵詢一些好同事的意見,她們覺得老師也曾在那兒聚餐,只要提前預約藝廊空間,將環境整理、維護好,就沒有問題了。於是,我帶了抹布,預防飲料灑出,也帶了幾個垃圾袋,分別裝一班垃圾、紙類與塑膠類,最後將垃圾打包回教室清洗,其實一點都不麻煩,小朋友猶如螞蟻雄兵,事情分配下去,很快就會完成了。
老師也很會胡思亂想,擔心在腸病毒的高峰期,孩子們聚在一起吃東西會有感染之餘,不斷交代孩子們要勤洗手,朋友來時也要帶朋友去洗手,就是不希望開開心心的茶會出了什麼狀況或遺憾。隔日,和校長閒聊時,他肯定這個活動對孩子的學習有多種層面的影響,我也這麼認為喔!